衡阳教育资讯网

热线:(+86)13007348766 通讯员QQ群:13007348766
投稿邮箱: 13007348766@qq.com

从学生到学校发展——以创新力为导向的基础教育学校评价

来源:湖南教育网  作者:文长华   浏览量:   发布时间:2022-11-21 00:00:00

两年前,中共中央、国务院印发《深化新时代教育评价改革总体方案》。其中关于“树立科学成才观念”中指出,坚持以德为先、能力为重、全面发展,坚持面向人人、因材施教、知行合一,坚决改变用分数给学生贴标签的做法,创新德智体美劳过程性评价办法,完善综合素质评价体系,切实引导学生坚定理想信念、厚植爱国主义情怀、加强品德修养、增长知识见识、培养奋斗精神、增强综合素质。

应该说,其中的过程性评价、创新评价办法、增强综合素质、树立科学成才观念等一系列概念,将新时代教育评论改革中的学生评价提到了全新的高度,和全新的境界。

随后而出的《湖南省深化新时代教育评价改革实施方案》,也提出“树立科学成才观念”,同样提出了“坚持以德为先、能力为重、全面发展”。同时强调,要健全学生综合素质评价,优化初、高中综合素质评价内容,完善基于大数据的学生综合素质评价体系,创新德智体美劳过程性评价实施办法,促进学生全面而有个性地发展。

湖南“方案”在国家“总体方案”基础上,将综合素质评价细分,强调了内容、体系、办法,指向了人才培养目标,即“促进学生全面而有个性地发展”,“个性发展”成为一个关键词。

来自长沙市的一份报告,将“学生发展质量评价”定义为,主要包括学生品德发展、学业发展、身心发展、审美素养、劳动与社会实践等五方面内容,旨在促进学生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培养适应终身发展和社会发展需要的正确价值观、必备品格和关键能力。这个报告也突出了学生发展质量与目标的评价,学生的生长性、既成性与发展性,得到了相当意义上的重视。例如长沙市第十一中学,围绕学生综合素质五个维度和“学生未来八项能力”,为学生个性特长发展设计7类21项评价指标,通过创新教育评价方式,促进学生全面发展和个性发展,很好地落实了湖南评价“方案”中的“个性发展”的要义。

有材料指出,长沙市近年来积极探索“从入口看出口、从起点看变化”的教育质量综合评价改革,对全市10个区县的普通中小学进行大数据精准分析,推出多层级分析报告,引导学校关注增值、关注变化,推动学校教育从“育分”向“育人”转变。由学生的形成性、发展性向对于学校基本质量的发展性评价,也值得重点关注。

学生发展质量是构成学校评价的要件。基础教育的大面积上的合格性要求,与学生个体的个性发展要求,以及与面向国际先进国家的创新力的要求,如何并行不悖,成为一所所学校具体教育教学实践的落脚点和终极目标追求,成为一些教育实验者乐此不疲的研究课题。

湖南省社科基金教育学专项课题“基于中美比较的以创新力为导向的基础教育学校评价体系研究”(项目编号:XSJ17B12),就是一例独具匠心的研究成果。现代意义上的教育评价产生于美国,并在美国得到蓬勃发展,为推动美国学校改进与提高基础教育质量上产生了重大作用,也为我们提供了有益的借鉴。本研究便是基于对比中美间基础教育学校评价的差异,确定以创新力为导向的基础教育学校评价体系建设。

研究材料指出,从评价内容看,当下中国教育仍然存在过多偏重学科知识,而忽视了创新精神、实践能力、心理素质等综合素质的考查(对于学科知识考查方法多多,对于创新力、实践力考查却鲜有有效的办法);从评价标准看,强调共性和一般趋势,忽略了个体差异和个性化发展的价值(湖南长沙已有少量比较尊崇学生个性的评价方法,但有效利用个性评价与大范围的“以成绩论英雄”的环境,以及绝大多数学校强调“成绩共性”的简单便捷方式,使得后者市场仍然埋没于集体意识的汪洋大海之中);从评价主体看,存在单一化问题,忽视评价主体多元、多向的价值……

故而该研究提出将创新力融入在“合格性”评价之中。这里的“合格性”表现为学校办学水平的合格性和教育对象的合格性。在社会有可能也有条件普及义务教育的时代,由于义务教育的均衡发展是义务教育制度的底线公平,这种本分要求我们坚守培养全体学生成为素质全面、人格健康的合格公民底线。

其后,研究将创新精神与创新能力贯穿于评价的全过程,将创新力融入在为终身学习能力的发展而建构的评价体系之中,和创新力评价内容与社会生活需要密切关联,使创新力评价结果具有政策导向作用,推出一揽子以创新力为导向的基础教育学校评价体系核心要素。

以创新力为导向的基础教育学校评价体系构建的基本原则提炼出“与目标一致原则、导向性原则、客观性原则、可操作性原则、简易性原则”,形成评价内容由综合实力向核心竞争力转移、评价对象由师生独立性向向生性转变、评价指标体系从量的可比性向信度与效度转变、评价主体由单一化向多样化转变等,提出特别是要“大力扶植和依托社会中介机构来开展学校评价活动”。

培养具备创新精神和能力的人才,是基础教育改革的必然价值取向和方向。伴随着基础教育的改革,有关基础教育的评价,尤其是学校与学生评价体系,日益成为世界各国十分关注的问题。该研究基于对比中美间基础教育学校评价的差异,分析中国目前中小学课堂教学评价存在问题和问题成因,进而分析我国基础教育学校评价体系构建应遵循的基本理念和基本原则,确定以创新力为导向的基础教育学校评价体系构成的核心要素,可望为我省基础教育学校评价体系改革发展提供一定的理论与实践支撑。(长沙高新区雷锋小学 文长华)

  由衡阳教育资讯网整理发布
Copyright © 2025 衡阳博宏科技有限公司 All Rights Reserved
ICP备案/许可证号:湘ICP备2025108182号-1